根据江苏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 2022 年“最美大学生”“最美高校 辅导员”风采展评活动通知》要求,为确保拟提名人选事迹真实,现将我校推荐人选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陈泽军事迹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自5月24日-5月30日,如有异议请联系:86718639。
附件1:
服务大局、谋划全局、把握变局:
用思政“她”力量赋能新时代财经英才培养
——南京财经大学辅导员刘颖事迹材料
她,是高校辅导员战线上一名经验丰富的女兵。8年来,她用女性的细腻与坚韧,坚守在学生工作一线,始终与学生保持着最近的距离,甘做铺路石与领路人,用这份独有的思政“她”力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时代财经英才。
一、个人经历
刘颖,女,中共党员,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全球职业规划师。2014年7月起担任营销与物流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近四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 2 项,省级奖项 13项,校级奖项 16项;主持完成厅级、校级课题 5 项,完成全国高校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培育创建工作。她撰写的案例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优秀案例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圆桌论坛交流特色育人经验。2021年6月,全国教工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员来访,她专题汇报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及成效。建设“百年红起”文化长廊党史学习教育实境课堂,接待来访近万人次;在江苏、安徽、贵州等地移动策展10余场,参观人数15万余人次,省级媒体报道近百次。
二、工作思路
她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立足专业,实干担当,探索构建了“党建+公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培养了众多“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新时代青年。
(一)服务大局,引领财经学子助力经济发展
做实“团队+项目”,不断健全“价值引领、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育人载体。服务企业,助力复工复产,共渡疫情难关。组建“爱泰克”中小企业专业服务志愿团,为疫情受困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累计助力150多家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乡村,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探索公益创业,“红果鲜生”扶贫助农团队帮助受疫情和暴雨双重打击的滞销果农实现30万销售额;“红动中国”支教助学团队开设的“梦想课堂”,为18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实现心愿。服务弱势群体,助力扶贫助困,彰显高校担当。组建党员“公益会计团队”,为句容市许能华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无偿提供专业会计服务,致力于失孤家庭三代教育帮扶;与句容青年社会组织和南京妇女儿童中心开展交流合作;项目参展江苏省志愿服务交流会,影响力扩大到全省。
(二)谋划全局,搭建多方平台创新实践育人
善用“大思政课”谋划全局性育人工作,打造思政协同育人大平台。建设大思政课阵地。带领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院分团委、学生会,共同打造百炼思政工作室。丰富大思政课课程。成立微党课宣讲团,制作“红色创业者”“廉文化”系列微党课50集;在学习强国平台推出 “党史中的财经故事”微视频20期,被多家媒体报道,并受邀在大型企业分享。拓展大思政课课堂。将党史故事融入专业课程和教学,打造了首个可移动策展的“起业家博物馆”,让红色资源成为专业知识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三)把握变局,汇聚青春力量建设美丽中国
力行“创新创业”,牢牢把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育人规律。作为“红起”创新创业训练营的指导教师,组织培训学员累计700余人,申报党建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创意、乡村振兴等大创项目240余项。她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二等奖、“力行杯”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17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三、育人实效
在多年的党建、团建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她把党建、志愿服务和公益实践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砥砺深耕,培铸时代财经英才。2名学生获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1人次荣获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三好学生、省优秀毕业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名少数民族学生获校“最美石榴花”称号。
勤勉务实,打造实践品牌项目。15个公益项目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奖项20余项。“起业家博物馆”项目获省挑战杯金奖;“红七月”“红起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获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赛道一等奖;少数民族学生“新思想宣讲团”获省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乐桑榆”项目入选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项目”。
融创特色,争做育人头雁先锋。近年来,学院获“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工作案例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二等奖2次,学生支部获江苏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2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连续3次获江苏省优秀团队。学院入选“江苏首批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所在支部入选“江苏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四、经验总结
刘颖结合财经专业特色优势,通过搭平台、树品牌,打通情感与信仰、知识与能力、实践与创新,发挥实践育人联动效应,扎实开展思政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劳动实践等,切实增强了实践育人实效。未来,她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做细做实实践育人工作,培养“有德有才有情怀”的新时代财经英才。
附件2:
校内书生,校外先锋
一、个人简介
陈泽军,男,汉族,2000年8月生,中共党员,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
志存高远抬望眼,跬步江山即寥廓。他勤恳朴实,刻苦学习,连续4个学期位居专业第一,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评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第九届“南财好青年”,带领班级获评“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所在支部——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党支部2022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此外,他努力提升综合素质,ACCA课程通过9门,已获得“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证券投资顾问资格”等。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二等奖,授权计算机软件专著、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疫情初期连续数月参与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并捐赠抗疫物资,组织班级同学编写抗击疫情征文集《曦光录》,号召全校师生积极抗疫。曾因国际知名期刊《The Economist》发表台独言论致信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并得到大使馆回信感谢。
二、突出事迹
1.埋头学习,不忘国家恩情
“在未来,凭借专业知识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这个2018年来自原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新化县)的学子刚进入大学后,感恩国家培育之恩发出的铿锵誓言。他深知,自己是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才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大学课堂。为此,大学四年他从未有过一丝倦怠,深怕自己有愧于这份浓浓的“母爱”。
“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这是同学们对他的描述。不仅是在时间上,在成绩上他对自己要求同样很高。专业绩点连续四个学期稳居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并4次荣获校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同时,他从未把自己的学习范畴限制在本专业内。成为“复合型人才”是国家的需要,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他自己的梦想。于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为了真正领悟粮食经济的奥秘,他又在一年之内拿下了“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证券业从业资格”,随后又考取“证券投资顾问资格”,使自己成为了“懂点财经的粮食人”。
他在自己努力学习的同时,还不断从学习上、生活上帮助同学,并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第九届“南财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同时通过答辩带领班级在2021年荣获“江苏省先进班集体”这一殊荣。此外,他三次主动请缨与新生做公开交流,以“弘扬红色粮工精神,做新时代粮食安全护航人”为主题,同学弟学妹们交流自己在食工院的亲身经历,打消了他们对专业的疑惑。对此,学院领导、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
2.全力抗疫,生命属于祖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身处老家的他在自行隔离14天后不顾形势严峻,果断向政府报名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活动。被镇政府分配到林业站参与疫情防控的他,白天穿行在街道各个市场、商店,检查是否有违规出售野生动物的情况。晚上值守在乡界,严查过往车辆内是否有发烧患者以及是否载有野生动物。他自始至终没有半句怨言,勤勤恳恳坚持了2个月,直到当地解封。同时,对新化县这样一个刚刚脱贫的小县城而言,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险程度缺乏认识。于是他便向当地政府建议编写《疫情防控手册》,并将自己所学的食品安全防疫知识汇总,以建议书形式上报政府,收到当地政府的感谢信。
对于当时全县缺乏口罩、额温枪等问题而言,他更是伤透脑筋。在询问国内各地同学、朋友得知他们当地物资同样紧缺后,他决定用自己通过奖学金、勤工俭学存下来的钱从国外高价购买了1000个口罩、10支额温枪,并全数捐献给当地政府用于抗击疫情。
“那2个月里,累是肯定的,但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努力为国家、为人民群众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累并快乐着嘛。”回忆起抗击疫情时的情景,他表示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3.爱国护国,领土不容分割
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深知要想提高专业知识、拓宽视野,学习国内外书刊是很有必要的。《光明日报》《经济学家》、《时代周刊》等,他几乎期期必看。但国外期刊杂志,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期刊杂志有时会针对正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红色中国发表一些罔顾事实、不负责任的言论。看到这些他都痛在心里,却又一直苦于力量太小,无法解决。
直到有一次,在看《经济学家》杂志的时候,他发现其中一篇文章无论是文字还是配图都明显把大陆与中国台湾地区割裂开来。对于这种突破底线的原则性错误,他没有再选择忍让,他用全英文致信出版社方面,指出相关错误,并强烈要求进行改正并道歉。信件的石沉大海让他更加气愤,于是,他立即致信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全体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是来自江苏省南京财经大学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并向驻英使馆就《经济学家》杂志有关问题进行汇报,建议驻英使馆采取措施与出版社方面进行交涉。焦急等待一周过后,收到了驻英使馆发来的感谢信,信中称:“南京财经大学陈泽军同学:你好!感谢你的来信并指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存在的错误,我馆已向该杂志出版社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对方改正错误。”收到来信后的他才放下了悬在心上的石头,也顿感祖国的强大才是外交的最大底气。
三、所获荣誉
国家级:
2021年12月 获国家奖学金
2020年11月 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9年5月 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省级:
2021年5月 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
2020年12月 获南京财经大学大学第九届“南财好青年”荣誉称号。
2021年9月、2020年9月、2019年9月,共3次获“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曾获校学习优秀奖学金6次(其中一等4次,二等、三等各1次),素质拓展奖3次。
党委学生工作部
2022年5月24日